披沙拣金
拼音pī shā jiǎn jīn
含义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出处唐·刘知己《史通·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典故出处
唐·刘知己《史通·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近义词
沙里淘金、去芜存菁
反义词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蹴而就
英文翻译
sort out the fine gold from the sa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成语举例:披沙拣金,所获甚尠。(清 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拣,不能读作“liàn”。
成语辨形:拣,不能写作“练”。
详细解释
- 披沙拣金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披沙”意为在细沙中寻找,而“拣金”则指拣选出黄金。披沙拣金的含义是指在繁琐的事物中寻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从琐碎的细节中找到重要、有价值的东西的能力和智慧。
使用场景
- 披沙拣金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在复杂和琐碎的工作中找到重要信息或解决问题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夸奖别人的能力、智慧和眼光。例如,你可以说某人在一堆文件中找到了重要的线索,就是在披沙拣金。
故事起源
- 关于披沙拣金的故事源于《汉书·王莽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王莽在河边捡到了一块破布,他仔细地把布展开,发现里面有一封信,信中记载了一位贵族的宝藏的位置。通过披沙拣金,王莽找到了贵族的宝藏,从而成为了一位富有的人。
成语结构
- 披沙拣金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披沙拣金,找到了关键的问题。2. 她是一个善于披沙拣金的人,总能在琐碎的细节中发现重要的信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沙漠中披沙寻找金子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拓展自己的汉语词汇量,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在沙箱里披沙拣金,小明找到了一颗漂亮的贝壳。2. 小学生:小红在课文中披沙拣金,找到了关键的信息。3. 中学生:在大量的资料中披沙拣金,李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4. 大学生:在实验数据中披沙拣金,张明发现了新的科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