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李钻核
拼音mài lǐ zuān hé
含义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反义词
大公无私
英文翻译
sell plums and bore holes in the stones <sell plums without kerne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成语举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王戎是出名的吝啬鬼。他家里种了许多优良的李子树,李子又大又甜。他怕别人得到他这样好的种子,所以在卖李子前,把所有李子的核都挖出来。
详细解释
- 卖李钻核源自中国传统故事《卖李钻核》。故事中,有个人买了一个李子,发现核里面竟然是一颗钻石,他非常高兴地将这颗钻石拿去卖掉。后来,他又买了一个李子,核里面还是一颗钻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运气,认为这些李子都是有宝石的。结果他买了很多李子,核里面都是普通的核,没有宝石。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一时的运气,不要以次充好,以次充真。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人们以次品冒充好品,或者以次充真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卖李钻核》是中国传统故事之一,故事内容为上文所述。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第一个字“卖”表示将次品卖出去,第二个字“李”表示以次品冒充好品,第三个字“钻”表示钻石,第四个字“核”表示核果。
例句
- 1. 这个商家总是卖李钻核,消费者要小心。2. 不要被他的外表所欺骗,他常常卖李钻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卖李钻核”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想象自己买到了一个李子,核里面竟然是一颗钻石,然后又买到了一个李子,核里面还是一颗钻石,最后发现都是普通核的场景,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故事。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次充好”、“以次充真”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卖李钻核,把自己的作业抄袭了。2. 初中生:这个电商平台上有些商家卖李钻核,卖的商品质量不好。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追求外表,不惜卖李钻核,追求虚荣而忽视内在品质。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择手段地卖李钻核,欺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