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沙弄汞
拼音tuán shā nòng gǒng
含义砂土松散,水银流动,难以团捏把捉。比喻枉费力气,无法管束。
出处【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词语
抟沙弄汞
拼音
tuán shā nòng gǒng
解释
砂土松散,水银流动,难以团捏把捉。比喻枉费力气,无法管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详细解释
- 抟沙弄汞源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诗:“抟扶摇而上者天子也,抟扶摇而下者亡国也。”其中,“抟扶摇而上”意为飞升至天子之位,“抟扶摇而下”意为滑落至亡国之境。后来,人们根据这句诗创造了成语“抟沙弄汞”,比喻做事虚浮,没有实际效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些人虚浮、空洞的言行,无法实现实际目标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行为不务实、不切实际。
故事起源
- 成语来源于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诗,该诗描绘了一个人抟扶摇而上或抟扶摇而下的命运,后来人们根据这句诗创造了成语“抟沙弄汞”。
成语结构
- 抟沙弄汞的结构为“抟+沙+弄+汞”,其中“抟”表示抓取,“沙”表示沙子,“弄”表示玩弄,“汞”表示汞,四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的意思。
例句
- 1. 他总是抟沙弄汞,没有实际行动。2. 这个计划太抟沙弄汞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抟沙弄汞的形象进行联想,把“抟”想象成手抓沙子,而“沙”和“弄”可以联想到玩弄沙子的动作,最后,“汞”可以想象成一个闪亮的金属,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空穴来风”、“无的放矢”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计划太抟沙弄汞了,没有实际行动。2. 初中生:他总是喜欢抟沙弄汞,缺乏实际行动力。3. 高中生:这个政策太抟沙弄汞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要避免抟沙弄汞,要有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