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抵掌而谈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ǎngértán

抵掌而谈

拼音dǐ zhǎng ér tán

含义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典故出处

  • 《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近义词

  • 抵足而谈、促膝谈心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谈得很融洽。
    成语举例:善言论者抵掌而谈,问地球一切事。(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气氛融洽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遭到失败,就回家乡洛阳潜心研究兵法。一年后他到赵国去拜谒赵王,与赵王抵掌而谈,鼓吹他的合纵主张,赵王十分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商议六国合纵策略。

详细解释

  • 成语“抵掌而谈”源自于古代的一种交流方式。当双方在谈判或商议时,如果他们的意见完全一致,就会互相击掌表示赞同,并立即达成协议。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双方立即就能达成一致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双方意见一致,立刻就能达成协议或决定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商务谈判、政治协商、团队合作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两位重要的官员在谈判时意见完全一致,他们非常高兴,立即互相击掌表示赞同,并立即达成了协议。后来,人们就用“抵掌而谈”来形容双方立即就能达成一致的情况。

成语结构

  • 抵掌而谈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含义如下:抵:表示相互碰撞、击打。掌:表示手掌。而:表示连接两个动作或状态。谈:表示交谈、讨论。

例句

  • 1. 在会议上,双方代表抵掌而谈,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协议。2. 他们的意见非常一致,抵掌而谈,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成四个部分,然后与具体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两个人在谈判时相互击掌表示赞同,立即达成一致的情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知识,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参考学习资料。同时,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观看历史电视剧等方式来了解成语的使用情境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一起完成作业后,抵掌而谈,决定一起去玩。初中生:在班级会议上,同学们抵掌而谈,决定举办一次慈善义卖活动。高中生:团队合作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抵掌而谈,决定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抵掌而谈,一致认可这个研究的重要性。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抵掌而谈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