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芳兰竟体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glánjìng

芳兰竟体

拼音fāng lán jìng tǐ

含义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出处《南史·谢览传》:“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典故出处

  • 《南史·谢览传》:“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成语举例: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举止闲雅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芳兰竟体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芳兰”、“竟”和“体”三个词组成。其中,“芳兰”指的是香气扑鼻的兰花,象征着美好和高雅;“竟”表示超出意料之外;“体”意味着形态或状态。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像兰花一样香气扑鼻,超出意料之外的美好形态。

使用场景

  • 芳兰竟体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才华横溢的人或出人意料的美好事物。可以用来赞美别人的才情、文采或描述某件事物的美好程度。

故事起源

  • 芳兰竟体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王孝媳》故事中。故事中的王孝媳是一个聪明伶俐、才情出众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才华使得她成为了当地人们的楷模。冯梦龙用“芳兰竟体”来形容王孝媳的美貌和才情,从而使得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成语结构

  • 芳兰竟体的成语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她的文章真是芳兰竟体,令人赞叹不已。2.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和构图都太芳兰竟体了。3. 他的表演技艺芳兰竟体,让观众为之倾倒。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芳香的兰花竟然有这么美妙的形态”,通过联想兰花的香气和美丽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以及其他形容美好事物的成语,如“如花似玉”、“美轮美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姐姐的钢琴演奏真是芳兰竟体,我好羡慕她。2. 初中生:这本小说的描写真是芳兰竟体,读起来让人陶醉。3. 高中生: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芳兰竟体的艺术境界,令人叹为观止。4. 大学生: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都体现出了芳兰竟体的美感,让人赞叹不已。

拆字解意

芳兰竟体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