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胜于无
拼音liáo shèng yú wú
含义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出处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典故出处
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近义词
微乎其微、屈指可数
反义词
不胜枚举、不计其数
英文翻译
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成语举例: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不如限以报章,用白鞭策,得寸得尺,聊胜于无。(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绪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比完全没有要好一点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胜,不能读作“shēnɡ”。
详细解释
- 聊胜于无是指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希望的情况下,能够勉强接受或者满足于现状。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困难或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乐观和满足。
使用场景
- 聊胜于无常常被用来形容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希望的情况下,能够勉强接受或者满足于现状。例如,当面临一项困难任务时,我们可以说“虽然条件不理想,但是我们只能聊胜于无了”。
故事起源
- 据说,聊胜于无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李密传》。李密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与黄巾军作战时,部下因为粮草不足而想要退兵。李密明白自己的军队在物资上确实处于劣势,但他坚持要继续作战,说:“粮食虽然不足,但是我们只能聊胜于无了。”这个故事表达了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坚持努力的精神。
成语结构
- 聊胜于无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聊”,“胜”, “于”和“无”。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例句
- 1. 虽然这个工作不是我的理想选择,但是我只能聊胜于无了。2. 尽管天气不好,但我们还是决定去郊游,聊胜于无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聊胜于无这个成语与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自己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勉强接受现状,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聊胜于无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聊胜于无相关的成语,如“宁可聊胜于无”、“宁可无胜于有”等。这些成语都与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能够勉强接受或者满足于现状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我没有买到心仪的玩具,但是我只能聊胜于无了。2. 初中生:尽管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是我只能聊胜于无了。3. 高中生:虽然我没有参加理想的夏令营,但是我只能聊胜于无了。4. 大学生:虽然我没有找到理想的实习工作,但是我只能聊胜于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