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玉沫珠
拼音xián yù mò zhū
含义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
出处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典故出处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涎,口水;玉,指口水晶莹剔透;沫珠,指口水中的小珠。这个成语形容口水的质量很好,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口水质量很好,也可以用于夸奖美食或美酒的味道非常好。
故事起源
- 《齐谐》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齐国有个人名叫鬼谷子,他曾受命去齐国的大雍山寻找一种灵草。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个老妇人,老妇人告诉他,灵草就在山上的一棵树上。鬼谷子找到了那棵树,发现树上长满了像玉珠一样晶莹剔透的小珠。他以为这是灵草的果实,结果尝了一口,发现原来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口水珠。他非常吃惊,因为这种口水珠的质量非常好,像玉一样晶莹剔透。于是,他将这种口水珠形容为“涎玉沫珠”,并用来形容其他晶莹剔透的事物。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名词 + 名词
例句
- 1. 她说话时口水涎玉沫珠,非常有说服力。2. 这杯美酒入口后,涎玉沫珠,回味无穷。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口水中的小珠像玉一样晶莹剔透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形容物品质量好或味道好的成语,如“香如脂膏”、“美如冠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吃到了一颗涎玉沫珠,觉得味道特别好。2. 初中生:他的演讲非常出色,口水涎玉沫珠,让人印象深刻。3. 高中生:这款葡萄酒入口涎玉沫珠,真是美味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