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薪玉粒
拼音guì xīn yù lì
含义指柴米昂贵。
出处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典故出处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近义词
米珠薪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柴米昂贵。
成语举例: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明·陈汝元《金莲记·惊讹》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物价昂贵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擅长辩论,凭一张嘴到处游说。他去楚国要求见楚王,把守宫门的谒者索贿不成,故意陷害他,让他先住三天,卖给他的东西特别贵。楚王见苏秦后,谈得非常投机。苏秦说楚国的米像珍珠、柴火像桂木一样贵。
详细解释
- 桂薪是指高质量的桂木,玉粒是指高品质的珍贵宝石。成语“桂薪玉粒”形容人或物具有卓越的才能、品质或价值。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才出众、品质优良的人或物。可以用于赞美、称赞他人的优秀才能或品质。
故事起源
- 成语“桂薪玉粒”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当时,齐国有一位名叫孙武的大臣,他以才能卓越、品质高尚而受到赞赏。他的上司曾对他说:“你就像是一块上等的桂木和一颗珍贵的宝石,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发热。”后来,人们用“桂薪玉粒”来形容卓越的人或物。
成语结构
- 主语+桂薪玉粒
例句
- 1. 他的才华和品质真是桂薪玉粒,令人佩服。2. 这幅画的细节处理真是桂薪玉粒,栩栩如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块上等的桂木和一颗珍贵的宝石,它们散发着光芒,代表着卓越的才能和品质。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卓越人才或物品质的成语,如“瑰丽无比”、“璀璨夺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写的作文像桂薪玉粒一样好。2. 初中生:她的演讲真是桂薪玉粒,让人佩服。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桂薪玉粒,值得一读。4. 大学生:他的科研成果桂薪玉粒,代表了顶尖水平。5. 成年人:这家餐厅的菜品桂薪玉粒,口味独特又美味。6. 老年人:他的孝心像桂薪玉粒一样珍贵,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