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千言
拼音xià bǐ qiān yán
含义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出处宋·曾巩《送丰稷》:“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典故出处
宋·曾巩《送丰稷》:“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近义词
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反义词
江郎才尽、才竭智疲
英文翻译
finish writing a thousand words at once <write with amazing spe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成语举例:唐人《一个万能情报员的经历》:“你这傻小子如果同女朋友写情书,大概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啦!”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言,不能写作“颜”。
详细解释
- 下笔千言是指一个人的笔法非常娴熟,能够用一笔写出很多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思。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高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作家、诗人或者书法家的才华出众,能够用极少的笔墨完成丰富的表达。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意思。
故事起源
- 《晋书·陶侃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陶侃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非常喜欢写字,每次写字都能够用非常简洁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思,令人叹为观止。后来,人们就用“下笔千言”来形容他的才华。
成语结构
- 下笔千言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下”表示动作,表示写字;“笔”表示用来写字的工具;“千”表示非常多的数量;“言”表示语言、言辞。
例句
- 1. 他的书法非常了得,每次下笔千言。2. 这位作家的文字简洁而有力,下笔千言,让人读后深思。3. 她的演讲能够用极简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观点,真是下笔千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支笔,下笔时,千言万语从笔尖飞出来,形象地表示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写作、表达能力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一字千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写字的时候,总能下笔千言,写得又快又好看。2. 初中生:这位作家的文章真的很好,每次他下笔千言,都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3. 高中生: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有趣,他下笔千言,让我们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