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章
拼音xià bǐ chéng zhāng
含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典故出处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近义词
出口成章
反义词
江郎才尽
英文翻译
have a ready pen <write a composit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a draf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成语举例: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将来未可限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章,不能读作“zānɡ”。
成语辨形:章,不能写作“张”。
成语辨析:下笔成章和“出口成章”;都指人思维敏捷。但下笔成章指写得快;而“出口成章”偏重指善于言谈;话说出来就成了文章。
成语谜面:书法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及同行的夸奖。
详细解释
- 下笔成章是一个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技艺高超的成语。它强调了作者或画家在开始下笔之后,能够迅速形成章法妥帖的作品。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技艺或表达能力出众,例如演讲、表演等。
使用场景
- 下笔成章常常用于赞美写作或绘画技艺高超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技艺出众。例如,当你赞美一篇文章或一幅画时,你可以说“他的作品真是下笔成章,条理清晰,让人叹为观止”。
故事起源
- 关于下笔成章的故事,目前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墨客在写作和绘画中的经验总结而来的。
成语结构
- 下笔成章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下”、“笔”、“成”、“章”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下笔成章,非常工整。2. 这幅画下笔成章,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写作或绘画时,下笔之后立刻形成了一篇章法妥帖的作品,或者想象别人赞美你的作品说“你的作品真是下笔成章,条理清晰,让人叹为观止”。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写作或绘画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相关的技巧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你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和绘画作品,学习它们的结构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和绘画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字写得很难看,希望以后能够下笔成章。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作文下笔成章,让我很开心。3. 高中生:写作是一门艺术,我希望能够下笔成章,表达出自己的思想。4. 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写作是很重要的,我希望能够下笔成章,写出优秀的论文。5. 成年人:工作中写报告很重要,我希望能够下笔成章,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