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手旁观
拼音suō shǒu páng guān
含义指在关键时刻退缩、袖手旁观,不敢或不愿参与其中。
出处
词语
缩手旁观
拼音
suō shǒu páng guān
释义
把手缩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出处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示例
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 ———辛弃疾《念奴娇》
近义词
漠不关心、冷眼旁观、隔岸观火、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坐观成败
详细解释
- 表示对某种事物或事件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不敢或不愿参与其中。这种态度可能是因为害怕或缺乏勇气,也可能是因为对事物的冷漠或无所谓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见义勇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不敢或不愿参与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黄石公的人。据说,黄石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但他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却选择了缩手旁观,对重要决策不作任何参与。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缩手旁观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缩手旁观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缩手”表示退缩、不敢参与,后一个字“旁观”表示袖手旁观。
例句
- 1. 在社会问题面前,我们不能缩手旁观,应该积极参与解决。2. 他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缩手旁观,最终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3.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我们不能缩手旁观,应该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缩手旁观”与“退缩、袖手旁观”这两个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敢、积极参与相关的成语,如“见义勇为”、“积极参与”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些缩手旁观的同学,他们总是不敢参与操场上的游戏。2. 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而不是缩手旁观。3. 高中生:在班级的冲突中,我不想缩手旁观,而是希望能够积极化解矛盾。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不应该缩手旁观社会问题的存在。5. 成年人:我们不能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而是要主动参与,不要缩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