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断人稀
拼音lù duàn rén xī
含义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典故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近义词
路绝人稀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成语举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因为刀客们往往连穷百姓仅有的几升粮食、几只山羊、甚至连鸡、鸭都要抢去,弄得路断人稀,鸡犬不宁。”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指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方。
使用场景
- 形容偏远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李膺传》中有一段描写李膺在荒山野岭中行走的故事,李膺走到一处荒山野岭,道路十分艰险,行人稀少,于是他感叹道:“路断人稀”,形容当时的环境十分偏僻。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路断”和“人稀”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山区的交通非常不便,路断人稀。2. 在那个偏僻的村庄里,人口稀少,路断人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路断”和“人稀”两个词联想起来,想象自己走在一条路上,路的两旁没有人,非常空旷,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路断人稀”类似的成语,如“门可罗雀”、“人烟稠密”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偏远的山村,路断人稀,非常安静。2. 初中生: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地方,路断人稀,很少有人去。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郊区,因为交通不便,路断人稀,人口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