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盗鸡啼
拼音gǒu dào jī tí
含义比喻具有微末技能。同“狗盗鸡鸣”。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典故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近义词
狗盗鸡鸣、鸡鸣狗盗
英文翻译
get up to mean or petty trick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具有微末技能。同“狗盗鸡鸣”。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本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狗盗鸡啼是由“狗”、“盗”、“鸡”和“啼”四个词组成的成语。狗是指贼,盗是指偷窃,鸡是指被偷窃的物品,啼是指鸡鸣声。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坏人偷窃被发现后,装出无辜的样子,像是受害者一样哭诉,以掩盖自己的罪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坏人在做坏事被发现后,故意抱怨或假装无辜,企图转移他人对自己的怀疑和责备。可以用于揭露某人的虚伪和伪装。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贼偷了别人的鸡,被主人发现后,贼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声称自己是来帮忙抓贼的。主人对他的谎言不信,于是他假装哭泣,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从此,这个故事被人们引申为成语狗盗鸡啼,用来形容坏人做坏事后的虚伪行为。
成语结构
- 狗盗鸡啼是一个由四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都有独立的含义,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例句
- 1. 他被抓到偷窃的现场后,立刻装出一副狗盗鸡啼的样子,声称自己是路过的。2. 他总是喜欢狗盗鸡啼,无论做错什么事都会找借口掩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贼偷了别人的鸡,被主人发现后,他不承认自己是贼,反而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像是被冤枉的受害者一样哭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狐假虎威、狼狈为奸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后,装出一副狗盗鸡啼的样子,说是抄作业的同学害了他。2. 初中生:他偷了别人的手机,被抓到后,立刻装出一副狗盗鸡啼的样子,声称自己是为了帮助对方找回手机。3. 高中生:他偷窃被抓后,一脸狗盗鸡啼的表情,企图逃避责任,但还是被揭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