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离俗
拼音dùn shì lí sú
含义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典故出处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近义词
遁世绝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隐居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遁世离俗是由“遁世”和“离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遁世指的是离开尘世,远离纷扰的世俗生活;离俗指的是远离世俗的行为和态度。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追求超脱和宁静的心境,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使用场景
- 遁世离俗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追求宁静和超脱的心态,远离世俗的纷扰。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退隐山林,追求自然和宁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被物质和名利所困扰,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自我修养。
故事起源
- 遁世离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道家主张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因此,遁世离俗成为了表达这种思想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遁世离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四个字的成语。
例句
- 1. 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选择遁世离俗,退隐山林。2. 她不被物质和名利所困扰,一直追求遁世离俗的生活方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遁世离俗这个成语:通过了解道家思想的背景和追求,理解遁世离俗的含义。将遁世离俗与远离尘世的心境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远离喧嚣,追求宁静和超脱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道家思想和其他相关的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道德经》和其他与道家思想相关的著作。此外,你还可以了解其他表达追求宁静和超脱的成语,如“清心寡欲”和“超然物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遁世离俗,每天放学后都去公园里静静地看花儿。2. 初中生:他对网络游戏不感兴趣,更喜欢遁世离俗,读书和修炼乐器。3. 高中生:我觉得遁世离俗是一种追求,我们应该学会远离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