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长弃
拼音huáng zhōng cháng qì
含义比喻贤才不用。同“黄锺毁弃”。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典故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
近义词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贤才不用。同“黄锺毁弃”。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钟乐器黄钟,黄钟代表的是高雅的音乐和文化。长时间不使用黄钟,使得它的音乐被遗忘,成为废弃的乐器。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才能而被冷落或废弃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有才华的人长期被忽视或被边缘化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学校或社交场合中,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
故事起源
- 黄钟长弃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其中有一位叫子产的贤人,他担任了大夫的职位,但是由于他的品德高尚和才能出众,引起了其他大夫的嫉妒和排斥。他的才能被冷落和废弃,就像黄钟长时间不用一样。
成语结构
- 黄钟长弃的结构是“主语 + 黄钟 + 长弃”,表示某人或某物被长时间冷落或废弃。
例句
- 1. 他的才华被黄钟长弃,一直没有得到展现的机会。2.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黄钟长弃,直到他去世后才被人们发现和赞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黄钟与被废弃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黄色的钟被放置在一个角落里,长时间不被使用,逐渐被人遗忘和废弃。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音乐和钟乐器的知识,以加深对黄钟长弃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小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画家,可是他的画作总是被老师黄钟长弃。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一个同学唱歌非常好听,但是在音乐节目中却被黄钟长弃了。3. 高中生:很多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实验设备和资源,他们的科研才能被黄钟长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