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推门入桕在词典中的解释
tuīménjiù

推门入桕

拼音tuī mén rù jiù

含义比喻两相凑合。

出处【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死了,两个正是推门入桕。免不得买具棺木盛殓,把去烧了。”

词语

  • 推门入桕

拼音

  • tuī mén rù jiù

解释

  • 比喻两相凑合。

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死了,两个正是推门入桕。免不得买具棺木盛殓,把去烧了。”

详细解释

  • 推门入桕源于古代官员进门时不顾门上的横木,直接推门进入,造成门框破损。这个成语比喻人行事鲁莽,不顾后果,不加思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不顾后果的行为,批评冒失鲁莽的做法。

故事起源

  •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郑国的官员,他行事鲁莽,不顾后果。一次,郑国去拜访一位朋友,他不顾门上的横木,直接推门而入,结果门框被推断裂了。从此,人们用“推门入桕”来形容鲁莽冒失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推门”为主体动作,宾语“入桕”表示进入门内。

例句

  • 1. 他太冲动了,总是推门入桕,不考虑后果。2. 做事要谨慎,不要轻易推门入桕,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冲动地推开一扇门,结果门框被撞坏了,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冒失鲁莽相关的成语,如“铤而走险”、“莽撞无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推门入桕,不小心撞到了同学。2. 初中生:他为了证明自己勇敢,推门入桕参加了危险的比赛。3. 高中生:他在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复习,真是推门入桕啊!

拆字解意

推门入桕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