狰狞面目
拼音zhēng níng miàn mù
含义形容凶恶的相貌。
出处《塞上行·行纪·忆西蒙》:“两个蒙古青年骑快马而来,下马入帐,以狰狞面目,厉声问我要票。”
典故出处
《塞上行·行纪·忆西蒙》:“两个蒙古青年骑快马而来,下马入帐,以狰狞面目,厉声问我要票。”
近义词
面目狰狞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凶恶的相貌。
成语举例: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他们的狰狞面目,用枪毙来威胁革命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状语;用于人的外貌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狰狞面目是由“狰狞”和“面目”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狰狞意为凶恶可怖,面目指人的脸部表情和神态。狰狞面目形容一个人的面容丑陋、可怕,通常是因为愤怒、恐惧或痛苦等强烈的情绪所导致。
使用场景
- 狰狞面目常用于形容人的表情或神态,尤其是在愤怒、恐惧或痛苦等情绪下的样貌。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恶人、魔鬼、野兽等具有凶恶形象的人或物。在文学作品中,狰狞面目也常用于描绘恐怖场景或刻画邪恶角色。
故事起源
- 狰狞面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有一种凶恶的怪物,它的面目丑陋可怖,能吞食人类。人们为了形容这种恶魔的样貌,就用“狰狞面目”来形容丑陋可怖的表情和神态。
成语结构
- 狰狞面目是由两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成语,结构为“狰狞 + 面目”。
例句
- 1. 他气得狰狞面目,仿佛要吃人一般。2. 恶棍在逃跑时露出了狰狞面目,让人毛骨悚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狰狞”与“面目”这两个词的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面容丑陋、可怕的人,他的脸上充满了凶恶的表情和神态,就是狰狞面目。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狰狞面目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面目狰狞”、“凶相毕露”等,来拓展对于描述丑陋可怖形象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恐怖电影里的鬼怪时,吓得狰狞面目,不敢继续看下去。2. 初中生:那个坏人被抓住时,脸上露出了狰狞面目,让人觉得非常可怕。3. 高中生:考试成绩出来后,他狰狞面目地批评自己没好好复习,感到非常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