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童白颠
拼音huáng tóng bái diān
含义泛指老人与孩子。同“黄童白叟”。
出处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典故出处
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近义词
黄童白叟、黄童皓首
英文翻译
young and ol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泛指老人与孩子。同“黄童白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泛指老人与孩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黄童白颠是由“黄童”和“白颠”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黄童”指头发变白,皮肤变黄的现象,常常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身体不好引起的。而“白颠”则表示精神恍惚,衰老显露的状态。因此,黄童白颠形容一个人头发白了,皮肤黄了,精神恍惚,衰老显露。
使用场景
- 黄童白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年纪大了,身体衰老,精神迟钝,头发白了,皮肤黄了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老年人的状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年轻时就显得老态龙钟。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句话:“黄童之狐,白颠之马。”意思是说黄童的狐狸,白颠的马。后来,人们将这个词组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衰老和头发变白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黄童”,谓语为“白颠”。
例句
- 1. 他年纪轻轻就黄童白颠,看上去像个老人。2. 这位老人衣衫褴褛,黄童白颠,无家可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黄童”与“白颠”两个词语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年纪大的人,头发变白,皮肤变黄,精神恍惚的样子,就可以联想到黄童白颠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白发苍苍”、“衰颜老态”等,来拓展对衰老现象的描述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已经黄童白颠了,但她还是很开心。2. 初中生: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黄童白颠,看上去像个老人。3. 高中生:那位老教授年纪大了,黄童白颠,但仍然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