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
拼音wán wù sàng zhì
含义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出处《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典故出处
《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近义词
不务正业
反义词
业精于勤
英文翻译
sap one's spirit by seeking pleasur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成语举例:道学家教人少作诗文,说是“玩物丧志”,说是“害道”,那么诗文成了废话,这所谓诗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朱自清《论废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丧,不能读作“sānɡ”。
成语辨形:志,不能写作“质”。
成语故事
春秋时,卫懿(yì)公是卫国的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资财,引起大臣不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古人有诗云: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玩物”指的是玩具、游戏或其他娱乐方式,而“丧志”则表示失去了追求进步和成就的决心和勇气。玩物丧志形容一个人沉迷于琐事、消遣和娱乐活动,而忽视了重要的事务和目标,导致自己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那些过于沉迷于游戏、电视剧、社交媒体等娱乐活动,而忽视了学习、工作和个人成长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夫玩物丧志,非小人之事。”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在这段文字中提到了“玩物丧志”这个词语,强调了沉迷于琐事和娱乐活动会导致人们失去志气和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玩物”为动词短语,“丧志”为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整天沉迷于游戏,真是玩物丧志。2. 这个年轻人不该整天玩手机,否则会玩物丧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解成两部分记忆,首先记住“玩物”,然后记住“丧志”。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玩玩具或游戏时,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从而丧失了志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骄奢淫逸”、“好逸恶劳”等,来扩展对于沉迷于娱乐活动和享乐主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只知道玩电子游戏,完全玩物丧志。2. 初中生:我爸爸整天沉迷于看电视剧,真是玩物丧志。3. 高中生:她整天沉迷于社交媒体,完全玩物丧志。4. 大学生:他整个寒假都在玩手机游戏,简直是玩物丧志。5. 成年人:我曾经沉迷于赌博,导致自己玩物丧志,幸好现在已经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