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对证下药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ìzhèngxiàyào

对证下药

拼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含义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典故出处

  •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近义词

  • 对症下药

英文翻译

  • suit the medicine to the diseas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对证下药”来源于中医理论,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通过对病情的仔细辨别,然后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这个成语比喻在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时,需要先仔细分析和辨别问题的本质,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时需要慎重分析和辨别问题的本质,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用于描述医生对病情的辨别和治疗、法官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等。

故事起源

  • 成语“对证下药”源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金匮真言论》。这篇文章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其中提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强调了医生在治疗疾病时需要对病情进行仔细辨别,然后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成语结构

  • 成语“对证下药”的结构是“对证”和“下药”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对证”意味着仔细辨别问题的本质,“下药”意味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句

  • 1. 医生对病情进行了仔细辨别,然后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真正做到了对证下药。2.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对病情进行相应的解决措施,不能草率行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对证下药”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需要仔细辨别病情,然后对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医对病情的辨别和治疗的原理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作为一名好学生,我们要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就像医生对证下药一样。2. 初中生:在解决数学难题时,我们需要先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解题方法,就像医生对病情进行对证下药一样。3. 高中生: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就像医生对病情进行对证下药一样。

拆字解意

对证下药成语造句

  • 对证下药造句(精选10条)

    1、不对证下药,则无法达到止咳的疗效。2、辨证不准,心中无数者用药势必杂乱无章;辨证准确则能对证下药,往往事半功倍。3、我们在个案中找到个案发生的具体原因对证下药。4、中药汤剂能根据疾病的症状辩证组方,对证下药,且还可根据病情的轻重,调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