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鼓馁旗靡在词典中的解释
něi

鼓馁旗靡

拼音gǔ něi qí mí

含义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典故出处

  •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近义词

  • 鼓衰力尽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士气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鼓馁旗靡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军队士气低落、气势衰败、旗帜破败的情况。其中,“鼓馁”指的是士兵们的斗志低落,缺乏战斗力;“旗靡”则指的是军队的旗帜破烂不堪,挂在旗杆上没有风吹动。

使用场景

  • 鼓馁旗靡常常用来形容士气低落、团结瓦解、战斗力衰退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军队、团体或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失败时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据传,鼓馁旗靡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有关。公元208年,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陆逊在火烧赤壁之战中,曾率领吴军与敌军作战。由于敌军的强大实力,吴军的士气逐渐低落。陆逊为了振奋士气,决定在战场上放飞旗帜,以显示吴军的气势。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激烈战斗,吴军的旗帜已经破烂不堪,无法再次振动。这一情景被后人形容为“鼓馁旗靡”。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其中“鼓馁”和“旗靡”都是动词短语。

例句

  • 1.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他们的士气鼓馁旗靡,无法再继续战斗。2. 这支球队在比赛中一度领先,但最终因为伤病和失误,士气鼓馁旗靡,输掉了比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把“鼓馁旗靡”与军队士气低落、旗帜破败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军队的士兵们精疲力竭地敲打鼓,但却无法再鼓起斗志;旗帜上的布料破烂不堪,在风中静静地垂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事相关的成语,如“百战百胜”、“破釜沉舟”等,以加深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前,他们的士气鼓馁旗靡,缺乏学习的动力。2. 初中生:篮球队在比赛中一度落后,士气鼓馁旗靡,但最终他们凭借团结合作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同学的士气鼓馁旗靡,但他们努力坚持下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拆字解意

鼓馁旗靡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