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发指
拼音lìng rén fà zhǐ
含义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典故出处
《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近义词
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怒形于色
反义词
喜形于色、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英文翻译
make one bristle with ang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成语举例: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成语辨形:指,不能写作“旨”。
成语谜面:致富术
成语故事
公元前227年,秦国打败赵国迫近燕国。燕国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带上秦王的仇人樊于期的人头及督亢地地图。太子丹把他送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激昂,场面真是令人发指。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事件、行为或情况极其令人不可容忍,使人感到非常愤怒、恶心或震惊。通常用来表达对恶劣行为或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的强烈不满和愤怒之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在日常口语中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社交媒体中经常出现。可以用来描述一些道德败坏、恶劣行为、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的事件。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修辞技巧和文学作品。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四年》:“鲁人有杀人而割其股者,令人发指。”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杀人后割下尸体的股骨,这个残忍的行为使人们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因此产生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令人发指是一个动宾短语结构的成语,由动词“令人”和动词短语“发指”组成。其中,“令人”表示“使人”、“让人”,而“发指”表示“极其愤怒、震惊或恶心”。
例句
- 1. 这个案件的细节让人发指,我们应该追求公正和正义。2. 这种虐待动物的行为令人发指,必须加强立法保护动物权益。3. 他的贪污行为令人发指,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令人发指”与令人愤怒、震惊或恶心的场景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令人发指的情况,例如虐待动物或严重的腐败行为,以加强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令人发指相关的成语,例如“令人发指”、“令人发狂”等。同时,了解更多关于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欺负弱小动物的人真是令人发指,我要保护动物的权益。2. 初中生:他的作弊行为令人发指,我们应该坚守诚信原则。3. 高中生:这个腐败官员的贪污行为令人发指,我们应该加强反腐斗争。4. 大学生:这个网络暴力事件令人发指,我们应该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令人发指”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