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椽不斫
拼音cǎi chuán bù zhuó
含义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出处《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典故出处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近义词
茅茨不翦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成语举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8回:“却安于节俭,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后宫妃妾,衣不重彩,食不重味。”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住房简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采椽,指采取房屋檩椽上的木材,不斫,指不砍伐树木。这个成语比喻善于善用现有资源,不浪费,能够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和资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浪费机会和条件,善于创造机会和发挥潜力。可以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场景中。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昭公问管仲如何治理国家,管仲回答说:“采椽不斫,时则已。”意思是说,像采取房屋檩椽上的木材一样,能够善用现有资源,就已经能够达到目标了。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意义和发音,整个成语的意义是由这些汉字的组合产生的。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采椽不斫,利用了有限的资源成功解决了问题。2. 这个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团队成员的采椽不斫,他们充分利用了各自的优势。3. 她的成功离不开她采椽不斫的能力,她总是能够善用身边的条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拆分为每个字的意义和发音来记忆,同时可以将其与实际的场景和例句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资源利用、机会创造相关的成语,例如“知行合一”、“因地制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会了采椽不斫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学习资源。2. 初中生:班级的合作项目中,我们采椽不斫,利用各自的特长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采椽不斫的能力,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