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埴索途
拼音zhāi zhí suǒ tú
含义指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出处《苏轼集·录单锷吴中水利书》:“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索途,以为不可治也。”
典故出处
《苏轼集·录单锷吴中水利书》:“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索途,以为不可治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擿埴,原指挖掘粘土,用于制作陶器;索途,原指寻找道路。成语擿埴索途借用陶器制作和寻找道路的动作,比喻在探索未知领域或寻找方法时,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和费尽心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情境。
故事起源
- 据说,擿埴索途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当时,韩长孺是韩国的一位名医,他治疗病人非常有一套,所以他的医术被称为“韩长孺术”。有一次,韩长孺遇到了一个病人,病人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其他医生都束手无策。韩长孺为了救治这个病人,费尽心思,四处寻找解决办法,最终成功治愈了病人。后来,人们用“擿埴索途”来形容他治疗病人时的努力和智慧。
成语结构
- 擿埴索途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其中,“擿埴”是动词+名词的结构,表示挖掘粘土;而“索途”是动词+名词的结构,表示寻找道路。
例句
- 1.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擿埴索途的精神。2.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地擿埴索途,不放弃任何可能的解决办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擿埴索途”拆分为两部分,前两个字“擿埴”可以联想到挖掘粘土的动作,后两个字“索途”可以联想到寻找道路的行为。通过与实际生活中需要付出努力和思考才能成功的场景结合,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探索、努力相关的成语,如“励精图治”、“孜孜不倦”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科学家一样勇敢地擿埴索途,探索未知的世界。2. 初中生: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们要坚持擿埴索途,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3. 高中生:毕业后,我将踏上擿埴索途的旅程,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