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存亡继絶在词典中的解释
cúnwáng

存亡继絶

拼音cún wáng jì zé

含义指存留下来或继续存在,而不会灭亡或绝迹。

出处

详细解释

  • 存亡继絶一词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存亡继绝,可不戒乎?”意为要时刻警惕存亡继绝的危险,表示要保持警醒,以免犯下错误导致灭亡或绝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事物或组织面临严峻的存亡关头,或者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以免陷入危机。

故事起源

  • 存亡继絶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昭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深感存亡继絶的重要性,于是他在宫廷中设立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存亡继絶,可不戒乎?”以提醒自己和官员们时刻保持警惕。

成语结构

  • 存亡继絶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以免存亡继絶。2. 这个组织在面临存亡继絶的危机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挽救局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存亡继絶”与“时刻保持警醒”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悬崖边,时刻保持警醒,以免掉入深渊,这样就能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存亡继絶相关的成语,例如“危急存亡”、“生死存亡”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以免存亡继絶。中学生:在面临存亡继絶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以免被淘汰。

拆字解意

存亡继絶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