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碎
拼音tuò hú jī suì
含义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近义词
唾壶敲缺、唾壶击缺
英文翻译
knock a spittoon to piec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成语举例:主人顾我何不歌,唾壶击碎意则那?(李木庵《延安雅集》)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详细解释
- 唾壶击碎这个成语中,唾壶指的是瓷器制品,击碎表示摔碎或打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话语尖锐刻薄,像是用唾壶摔碎了对方的心灵,使人感到伤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尖锐、刻薄,多用于贬义。可以用来描述一些恶意攻击、伤害他人感情的言辞或评论。
故事起源
- 关于唾壶击碎成语的起源,目前并无确切记载的故事。但根据瓷器在古代的珍贵性,以及摔碎瓷器对人的伤害,可以推测出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击碎”和宾语“唾壶”组成。
例句
- 1. 他的话语真是唾壶击碎,让人听了很难受。2. 她总是用唾壶击碎别人的自尊心,真是恶毒。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唾壶击碎想象成一个人用瓷器摔碎了对方的心灵,形象地描述了言辞的伤害力。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言辞锋利”、“嘴上无毛”等,来扩展对言辞尖刻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话真是唾壶击碎,让人很伤心。2. 初中生:她总是用唾壶击碎别人的自尊心,真是恶毒。3. 高中生:他的讽刺和嘲笑总是像唾壶击碎一样,让人无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