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不离腮
拼音chún bù lí sāi
含义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你不去却怎样儿的,少不的唇不离腮,还在一处儿。”
典故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你不去却怎样儿的,少不的唇不离腮,还在一处儿。”
近义词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成语举例:你不去却怎样儿的,少不的唇不离腮,还在一处儿。(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定语、宾语;比喻关系亲近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形容一个人说话时嘴巴动作频繁,不停地说话,常常话多得不休息。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多、话题杂,口若悬河,无法停下来。
故事起源
- 《汉书·韩安国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安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一次在皇帝面前发言时,非常紧张,嘴唇不停地动。后来,人们用“唇不离腮”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时嘴巴动作频繁。
成语结构
- 主语 + 唇不离腮
例句
- 1. 他一说起话来,唇不离腮,从早到晚都停不下来。2. 她是个话匣子,一说起来唇不离腮,让人有点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一个人说话时嘴巴不停动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说话频繁的成语,如“滔滔不绝”、“嘴快舌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一说起来,唇不离腮,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小时。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唇不离腮,讲得非常有激情。3. 高中生:他是个演讲高手,一上台就能够唇不离腮地说上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