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
拼音xíng bù yóu jìng
含义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出处《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典故出处
《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近义词
光明正大、行不从径
反义词
投机取巧
英文翻译
consistently follow the correct path <not to take an evil wa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成语举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走康庄大道
详细解释
- 成语“行不由径”中的“行”指行动,“径”指直径。该成语形象地比喻在行动过程中不能按照直线或最短路径进行,而需要绕远路或绕弯才能达到目的。它强调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为了达到目标,我们需要采取迂回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捷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按照常规或直接的方式,而是需要绕道或绕弯才能成功。可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场景。
故事起源
- 《汉书·韩安国传》中有一则故事。当时,韩安国担任督邮,有一天他临时接到皇帝的命令,要求他尽快将一封重要的信件送到京城。韩安国心急如焚,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不顾一切地直线行进,但结果却因为路线不熟,走错了方向。最终,他只能放弃原来的路线,绕了一个大圈才到达目的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达到目标,我们需要选择更明智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直线或捷径。
成语结构
- 主要由“行”和“径”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候我们需要行不由径,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2. 他很聪明,善于行不由径地思考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总能找到创新的方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不由径”与迷宫游戏联系起来。在迷宫游戏中,我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弯路和转角才能找到出口,这与成语的含义相符。可以通过将迷宫游戏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弯路”、“绕圈子”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找到丢失的书包,小明行不由径地找遍了整个学校。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捷径,而是需要行不由径地思考问题。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有些人可能需要行不由径地尝试不同的领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