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垂饵虎口在词典中的解释
chuíěrkǒu

垂饵虎口

拼音chuí ěr hǔ kǒu

含义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出处《文选·司马迁》:“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典故出处

  • 《文选·司马迁》:“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垂饵虎口这个成语由“垂饵”和“虎口”两个词组成。垂饵指的是将饵料垂挂在钓竿上,以吸引鱼儿上钩;虎口指的是老虎的嘴巴。成语垂饵虎口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故意将饵料放在老虎嘴巴前,以获取刺激或寻求死亡的行为。在引申义上,垂饵虎口也可以形容冒险或自寻死路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冒险行为或自寻死路的人。它可以在讨论个人行为的风险时使用,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后果的人。此外,垂饵虎口也可以用于故事、文章或演讲中,以强调某人的冒险行为或不明智的举动。

故事起源

  • 垂饵虎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大臣李斯帮助秦始皇征服六国的事情。当时,李斯提出了一个计划,建议秦始皇将饵料垂挂在老虎的嘴巴前,以吸引老虎上钩。这个计划被秦始皇接受,结果老虎咬住了饵料,但也伤害到了秦始皇。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李斯的计划是一种冒险行为,故事中的垂饵虎口成为后来形成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垂饵虎口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行为像是在垂饵虎口,毫无顾忌地冒险。2. 不要像垂饵虎口般冒险,要慎重考虑后果。3. 这个项目的风险太大了,我们不能垂饵虎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垂饵虎口形象地想象成一个人把饵料放在老虎的嘴巴前,以获取刺激或寻求死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探索其他与冒险、风险相关的成语,如“玩火自焚”、“画蛇添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不听老师的话,像是在垂饵虎口,太危险了!2. 初中生:为了追求刺激,他们不顾一切地垂饵虎口,结果付出了代价。3. 高中生:他们在考试前晚熬夜复习,简直是在垂饵虎口,不值得冒险。4. 大学生:有些年轻人为了寻求刺激,选择了垂饵虎口的生活方式,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拆字解意

垂饵虎口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