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顶之灾
拼音miè dǐng zhī zāi
含义灭顶:水漫过头顶。指被水淹死。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出处《周易·大过》:“过渉灭顶,凶。”
典故出处
《周易·大过》:“过渉灭顶,凶。”
近义词
弥天大祸
反义词
洪福齐天
英文翻译
crowning calamity <be swamped in the vast ocea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灭顶:水漫过头顶。指被水淹死。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成语举例: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毁灭性、致命性的灾难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灾,不能读作“zhāi”。
成语谜面:火
详细解释
- 灭顶之灾源自《左传·宣公二年》:“曾子曰:‘吾闻之,灭顶之灾,无过于此。’”灭顶之灾形容灾难之大,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灾难、困境或不幸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打击。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些极端的灾难情况,比如天灾人祸、事故、战争等。也可用于形容个人遭遇的严重打击或困境,比如失业、病痛、家庭问题等。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名人的言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二年》的一段对话。当时,曾子听闻公子重耳被追杀,他深感这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于是说出了“灭顶之灾,无过于此”的警句。
成语结构
- 灭顶之灾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之+名词”。
例句
- 1. 这场洪水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灭顶之灾。2. 在战争中,人们遭受了灭顶之灾,无家可归。3. 这次火灾给公司带来了灭顶之灾,所有的设备都被毁坏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灭顶之灾”与灾难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头顶被灾难压住,无法承受。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灾难相关的成语,如“火上加油”、“水深火热”等,加深对灾难的理解和描述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场地震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房子都倒塌了。2. 初中生:这次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3. 高中生:这场战争给受战乱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们失去了家园和亲人。4. 大学生:这次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公司倒闭了,很多人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