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茅庐三顾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osān

茅庐三顾

拼音máo lú sān gù

含义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典故出处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近义词

  • 草庐三顾

英文翻译

  • call on somebody three times to show one's sincerit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成语举例:明·陶宗仪《辍耕录·丘真人》:“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悬阔,有失躬迎之礼。”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贤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详细解释

  • 茅庐,是指简陋的茅草屋,三顾,是指三次拜访。茅庐三顾的意思是指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草屋里去拜访他,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极高赞誉和重用之意。

使用场景

  • 茅庐三顾一般用来形容领导或者组织对某个人才的高度重视和赞誉,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重要事情被高度重视。

故事起源

  • 茅庐三顾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草屋里去拜访他,希望他能出山助自己统一天下。这个故事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极高赞誉和重用之意。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定语。

例句

  • 1. 领导对他的能力非常赞赏,茅庐三顾,一定要把他留下来。2. 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公司领导对其茅庐三顾,希望能够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草屋里去拜访他的情景,以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赞誉和重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成语和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对小明的诗文才华赞赏有加,茅庐三顾,让他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初中生:班级组织茅庐三顾,选出了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科技创新大赛。高中生:学校领导对他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重视,茅庐三顾,希望他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

拆字解意

茅庐三顾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