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只眼
拼音dú jù zhī yǎn
含义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典故出处
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近义词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
反义词
一无所长、愚昧无知
英文翻译
have exceptional insigh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成语举例:这篇大文,除用戚施先生的话,赞为“独具只眼”之外,是不能有第二句的。(鲁迅《准风月谈 后记》)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形容眼光敏锐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只,不能读作“只要”的“zhǐ”。
成语辨形:具,不能写作“俱”。
成语谜面:独眼龙
详细解释
- 指一个人的眼睛只有一个,但是他的眼光却非常独到,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洞察力。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观察、判断事物时有独特的见解和眼光。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晋国的公子重耳被困在晋国的国都,他的父亲死去,叔叔篡夺了晋国的权力。重耳行至晋国的南界,看到一只鸟只有一只眼睛,却能够在天空中飞翔。他觉得这只鸟的只眼非常独特,能够看到别的鸟看不到的东西,于是他也用“独具只眼”来形容自己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眼光。
成语结构
- 独具只眼。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独具只眼,给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解决方案。2. 这位导演在电影拍摄中独具只眼,总能够发现一些别人忽略的细节。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独具只眼”与“只眼”相对应,表示一个人的眼睛只有一个,但是他的眼光却非常独到,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眼睛、视觉有关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目瞪口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个画家,他独具只眼,画出来的画都非常漂亮。2. 初中生:这个老师讲课很有趣,他总能够用独具只眼的角度来解释问题。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小说非常有深度,他的独具只眼让我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