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漠然置之在词典中的解释
ránzhìzhī

漠然置之

拼音mò rán zhì zhī

含义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出处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典故出处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近义词

  • 漠不关心、置之不理、不屑一顾

反义词

  • 体贴入微

英文翻译

  • look on with unconcer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成语举例: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漠,不能写作“莫”。
    成语辨析:漠然置之和“漠不关心”都表示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的意思。但漠然置之偏重在“放在一边不理”;“漠不关心”偏重在“毫不关心”。

详细解释

  • 漠然置之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漠然”意味着冷淡、不关心,而“置之”表示放在一边或不予理睬。因此,漠然置之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冷漠视之,毫不在意。

使用场景

  • 漠然置之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重要事情漠不关心、不予理睬的态度。当某人面临困难、挑战或重要决策时,如果他漠视问题,不去认真对待或思考,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态度。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国有个人叫石碏,他是齐景公的宰相。有一天,齐国遇到了一次危机,需要宰相石碏的决策。然而,石碏对此毫不关心,只是漠视问题,不去思考解决办法。因此,后来人们用“漠然置之”来形容对事情冷漠视之的态度。

成语结构

  • 漠然置之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汉字的意思分别是“漠”、“然”和“置之”。

例句

  • 1. 他对学业漠然置之,从不认真学习。2. 面对困难,他总是漠然置之,不愿去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每个字的意思记下来,然后将整个成语的意思连起来理解。2. 想象一个人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漠视问题,将它置之不理,不予以注意。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冷漠、不关心相关的成语,如漠不关心、置若罔闻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漠然置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告诉他我的困扰,但他却漠然置之。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他漠然置之,没有好好准备。3. 高中生:他的建议被漠然置之,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不能漠然置之,要积极面对挑战。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理解和运用“漠然置之”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漠然置之成语造句

  • 漠然置之造句(精选40条)

    1、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家庭、父母都淡然处之,漠然置之的人,将来在社会上怎么会去怜贫惜老、同情体恤他人?2、妈妈看见我对作业置之度外对我说:“你对作业置之不理,就是对学习置之度外,学习同样也会对你漠然置之!”。3、这位极不负责任的领导,对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