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承
拼音kǒu ěr xiāng chéng
含义指接受传闻。
出处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典故出处
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近义词
口传心授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接受传闻。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没有文字的教育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口耳相承是指信息或知识通过口头传递,代代相传。它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使用场景
- 口耳相承常用于描述知识、经验、故事等通过口头传递的过程。它可以用来表达信息传递的连续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述一个家族的传统故事时,可以使用口耳相承来强调这个故事已经代代相传。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二十五·孔子世家》中有记载:“孔子有言,其人也远矣哉!其将学也,其传也,其习也,其受也,其问也,若耳目之于色也,厚而不害,朴而不宣。”这段话意味着孔子的学问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给了后人。
成语结构
- 口耳相承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口”表示口头, “耳”表示耳朵, “相”表示相互, “承”表示传递。
例句
- 1. 我们家的传统手艺是通过口耳相承传给下一代的。2. 这个习俗已经口耳相承了几百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口”和“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通过嘴巴把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耳朵,表示信息的传递。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校训通过口耳相承传给每个学生。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传统活动是由前几届学生口耳相承传递给我们的。3. 高中生:这个故事是我们历史老师通过口耳相承讲给我们的。4. 大学生:这个学院的优秀传统是通过口耳相承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