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颈就戮
拼音xǐ jǐng jiù lù
含义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近义词
引颈就戮、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成语举例: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他说传话相爷,叫相爷洗颈就戮呢!”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洗颈就戮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范增传》。范增是西汉末年的一个政治家,他曾经犯下了一些错误,被刘邦所杀。在他被杀之前,他非常后悔自己的过错,并决定洗颈就戮,希望能够得到宽恕。
使用场景
- 洗颈就戮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即将面临灾难或死亡时,仍然悔过自新,希望能够得到宽恕。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最后一刻改正错误,希望能够得到原谅。
故事起源
- 洗颈就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范增被杀的历史事件。范增是一个聪明才智的政治家,但他犯下了一些错误。在他被刘邦所杀之前,他后悔自己的过错,并决定洗颈就戮,表达他的悔过之情。
成语结构
- 洗颈就戮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洗颈”表示悔过自新,“就戮”表示即将被杀。
例句
- 1. 他在临死前洗颈就戮,希望能够得到宽恕。2. 即使面临死亡,他仍然洗颈就戮,希望能够得到原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洗颈就戮”与范增被杀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范增在被杀之前后悔自己的错误,并决定洗颈就戮,希望能够得到宽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范增和他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悔过自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所以洗颈就戮,希望老师能原谅他。2. 初中生:即使面临失败,我们也要洗颈就戮,改正错误,迎接新的挑战。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地洗颈就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