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
拼音qīng chū yú lán
含义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典故出处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近义词
后来居上
反义词
每况愈下
英文翻译
pupil exceis teach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成语举例:愈变愈妙,可谓青出于蓝矣。(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出,不能读作“cū”。
成语辨形:蓝,不能写作“兰”。
成语辨析:青出于蓝和“后来居上”都有“后来的胜过先前的”之意;但青出于蓝只限于用人或作品;而“后来居上”可能泛指一切现象和事物。
成语故事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后代的成就可以超过前辈,就像蓝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蓝草更青一样。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后辈在某个领域的成就超过了前辈,或者形容新一代的人比前一代更出色。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公元前230年左右的中国战国时期。当时,一个叫做郑国的国家的公子名叫郑子产,他非常聪明而且有才华。郑子产的老师是一个叫做郑朋的学者,他非常自豪自己的才华,并且认为自己的学问无人能及。郑朋对郑子产说:“你的才华只是青出于蓝而已。”意思是说郑子产的成就只是建立在郑朋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超过他。但是郑子产并不认同老师的说法,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不仅超过了郑朋,还超过了郑朋的老师。后来,郑子产的成就确实超过了郑朋,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主语+青出于蓝
例句
- 1.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真是青出于蓝,比前辈更有创造力。2. 他的音乐才华真是青出于蓝,超过了他的音乐老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结构和含义进行联想,想象一片蓝色的草地上长出一株青色的植物,表示新一代的人比前一代更出色。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后来居上”、“超越前辈”等,加深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在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青出于蓝啊!2. 初中生:我哥哥的画技真是青出于蓝,比我厉害多了。3. 高中生:新一届的学生会成员真是青出于蓝,他们的活动安排得很棒。4. 大学生:我的团队在创业比赛中获得了冠军,青出于蓝啊!5. 成年人:这个年轻人的商业头脑真是青出于蓝,比我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