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引经据典在词典中的解释
yǐnjīngdiǎn

引经据典

拼音yǐn jīng jù diǎn

含义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典故出处

  • 《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近义词

  • 旁征博引

反义词

  • 信口开河

英文翻译

  • copiously quote authoritative work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成语举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引,不能读作“rěn”。
    成语辨形:经,不能写作“精”。
    成语辨析:引经据典与“旁征博引”都含有“引用材料作为依据”的意思;但“旁征博引”偏重在引证的材料十分广博;引经据典偏重材料引自经典。

详细解释

  • 引经据典是指在表达观点或行为时,引用经典的典故、著作或名言,以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通过引经据典,人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化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论点,使其更有说服力。

使用场景

  • 引经据典常常用于辩论、演讲、写作等正式场合,也可以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无论是在学术讨论中还是与他人交流时,引经据典都能够使自己的观点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故事起源

  • 引经据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史记》等,这些著作都是古代智者的思想精华。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常常引用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典故或名言,以加强自己的观点。

成语结构

  • 引经据典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引、经、据、典。

例句

  • 1. 他在辩论中引经据典,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2. 这篇文章引经据典,使得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更加认同。

记忆技巧

  • 记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引经据典”这个成语分成四个部分:引、经、据、典。2. 关联每个部分的含义:引用、经典、证据、典故。3. 将每个部分与具体的图像或场景联系起来,形成有趣的联想。

延伸学习

  • 1. 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其起源和用法。2. 阅读经典著作,了解其中的典故和名言。3.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成语来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2. 初中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在辩论比赛中引经据典,赢得了比赛。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常常引经据典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引经据典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5. 成年人:在工作中,引经据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领导力。

拆字解意

引经据典成语造句

  • 引经据典造句(精选79条)

    1、毫无疑问,你可以引经据典来驳倒我。2、他们妙文隽语、引经据典、令听者屏气敛息,拍案叫绝.3、写文章引经据典,可使论证有力。4、这位老先生引经据典的给我们讲了这几个观点让我们都深有感触。5、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6...

  • 引经据典造句,引经据典的意思(精选12条)

    语义说明引用经书典籍等做为说话、作文的依据。使用类别用在「引用名言」的表述上。例句01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02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03王教授的论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

  • 引经据典造句(精选14条)

    1、为了让大家相信神的大爱,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说服力。1,inordertoleteveryonebelieveintheloveofGod,hehadtoincreasethepersuasivenesstocopiously...

  • 引经据典造句(精选20条)

    1、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2、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三国,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3、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4、许多经济学家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