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断木掘地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ànjué

断木掘地

拼音duàn mù jué dì

含义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典故出处

  •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
    成语举例:尝观孔融《肉刑论》云:贤者所制,或逾圣人,水碓之巧,胜于断木掘地。★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断木掘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为了暂时的利益而不顾大局,采取过分激烈或极端的行动。它形象地比喻人们为了得到一时的利益而破坏了本来可以利用的资源。

使用场景

  • 断木掘地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追求个人短期利益而不顾大局,甚至破坏了原本可利用的资源的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或整体利益的行为时,可以使用断木掘地来形容这种情况。

故事起源

  • 断木掘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在山上砍树,他为了方便,不顾大局,将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结果,山上的树木被砍光后,山体崩塌,导致了灾难。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考虑整体利益,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可利用的资源。

成语结构

  • 断木掘地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断木”表示砍断树木,“掘地”表示挖掘地面。整个成语的结构比喻为了个人利益而破坏自身所依赖的资源。

例句

  • 1. 他为了一时的利益,不顾大局,采取了断木掘地的行动。2. 这种损害环境的行为简直就是断木掘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断木掘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山上砍树,然后突然发现地面下有宝藏,于是不顾一切地开始挖掘地面。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断木掘地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例如其他与断木掘地类似的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抢一个玩具,不顾大家的安全,像断木掘地一样打架。2. 初中生:这些人为了一点小利益,不顾大家的感受,采取了断木掘地的方式,破坏了整个社区的环境。3. 高中生:政府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却不顾环境的破坏,像断木掘地一样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4. 大学生:他们为了争夺一个职位,不顾他人的利益,采取了断木掘地的手段,导致整个团队的合作瓦解。

拆字解意

断木掘地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