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
拼音sān xīn èr yì
含义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典故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近义词
见异思迁、朝三暮四
反义词
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英文翻译
change one's mind constant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成语举例: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后有追兵,你可千万不要三心二意,迟疑不决,误了大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意,不能写作“义”。
成语辨析:三心二意和“犹豫不决”都有“做事拿不定主意不能决定”之意。但三心二意含贬义;可形容人不诚实;而“犹豫不决”不含贬义;也不可形容人不诚实。
成语谜面:五个和尚化缘
歇后语:一双脚踏两只船、五个人值事
详细解释
- 三心指心思分散,二意指意志不坚定。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思虑不一,迟疑不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持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想法,无法做出明确的决定。
故事起源
- 关于“三心二意”成语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或典故可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人们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有关。
成语结构
- 三心二意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心”和“二意”分别表示心思分散和意志不坚定。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上总是三心二意,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2. 她对两个人都有好感,所以一直三心二意,不知道该选择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心被分成了三个部分,而意志则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形象地表示心思分散和意志不坚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相关的词语,如“一心一意”、“心猿意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在玩游戏时常常三心二意,不专心做作业。初中生:面对选择,我常常三心二意,不知道该怎么决定。高中生:他在考虑大学专业时三心二意,无法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我曾经三心二意,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