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凭虚公子在词典中的解释
pínggōng

凭虚公子

拼音píng xū gōng zǐ

含义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典故出处

  • 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近义词

  • 子虚公子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成语举例:凭虚公子就是子虚先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假设的人或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深得汉武帝的喜爱。《子虚赋》讲楚王派子虚去访问齐王。齐王率全国游猎能手陪同子虚外出打猎。子虚竭力向陪同的乌有先生吹嘘楚王的游猎盛况,故意贬低齐王。乌有先生立即替齐王辩驳,向子虚发难。

详细解释

  • 凭虚公子是由“凭”、“虚”、“公子”三个词组成的,其中,“凭”表示依赖、依靠,“虚”表示虚假、表面,“公子”表示贵族子弟。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那些只有虚假外表,却没有真正能力或实际经验的贵族子弟。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靠家世背景或外貌条件吃饭的人,而缺乏真正的才能或实际经验。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花钱享受,却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士人文化。在古代,贵族子弟通常享有特权和财富,但往往缺乏真正的才能和实际经验。这个成语通过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现象,以警示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而要看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努力。

成语结构

  • 凭虚公子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凭虚公子,没有真正的能力,却总是依靠家世。2. 这个凭虚公子只会花钱,却不知道如何创造财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贵族子弟站在虚假的舞台上,靠着虚假的外表吸引人们的注意,却没有真正的才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士人文化,以及如何辨别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和实际经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凭虚公子,只会在学校装模作样。2. 初中生:那个凭虚公子什么都不会,只会靠家里的钱过日子。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凭虚公子,考试成绩一直很差,却总是摆出一副自大的样子。4. 大学生:不要成为一个凭虚公子,要通过努力和实际经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拆字解意

凭虚公子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