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
拼音lóng téng hǔ yuè
含义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典故出处
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近义词
英姿勃勃、生龙活虎
反义词
温文尔雅、暮色沉沉、死气沉沉
英文翻译
do sth. with vigorous enthusias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成语举例:但是他的心情十分敞朗,坚信只要度过这段困难日子,局势就会好转,任自己龙腾虎跃。(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跃,不能读作“yào”。
成语辨形:腾,不能写作“滕”。
成语辨析:龙腾虎跃和“生龙活虎”都可形容矫健活泼。但龙腾虎跃偏重于形容人的动态;指动作灵活;身手矫健;翻腾跳跃;也常用来形容场面的活跃;或自然景象;“生龙活虎”偏重于形容人的体态;表示人的充满活力和精神抖擞;也常形容队伍。
成语谜面:大风起兮云飞扬
详细解释
- 龙和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分别代表着力量和勇气。龙腾虎跃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有如龙和虎在腾飞跃动。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旺盛、充满活力的场景,如形容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形容企业或国家经济发展迅猛等。
故事起源
- 《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了苏秦和张仪两位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他们的计谋和行动常常被形容为“龙腾虎跃”,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敏捷、决策果断,能够在政治斗争中迅速应变。
成语结构
- 龙腾虎跃是由两个名词和一个动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支队伍的士气高涨,整个队伍都龙腾虎跃。2.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勇往直前,龙腾虎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图像与龙和虎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龙和虎相关的成语,如“龙马精神”、“虎背熊腰”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运动会上,我看到同学们龙腾虎跃地奔跑着。2. 初中生:学校的篮球队比赛中,队员们龙腾虎跃地进攻对方的篮筐。3. 高中生:考试前,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希望能够以龙腾虎跃的姿态迎接挑战。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有龙腾虎跃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