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哀矜惩创在词典中的解释
āijīnchéngchuàng

哀矜惩创

拼音āi jīn chéng chuàng

含义哀矜:怜悯。怜悯又惩罚

出处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典故出处

  • 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哀矜:怜悯。怜悯又惩罚
    成语举例: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哀矜惩创的现象时而有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哀矜惩创是由“哀矜”和“惩创”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哀矜指的是对他人的痛苦和悲伤表示同情和怜悯,惩创则表示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惩罚和教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同情和怜悯的基础上,对犯错误的人进行适当的惩罚来达到教育和纠正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哀矜惩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教育和纠正的情景。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表示同情和怜悯,但同时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来让孩子明白错误的后果。在工作场合,领导可以对员工的过失表示理解和同情,但也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以示警示和教训。

故事起源

  • 暂无相关故事起源的资料。

成语结构

  • 哀矜 + 惩创

例句

  • 1.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善于哀矜惩创,既要给予关怀和理解,又要进行适当的惩罚。2. 领导在处理员工的错误行为时,应该采取哀矜惩创的方式,既要表达同情和理解,又要进行适度的惩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哀矜惩创”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哀矜可以理解为“哀伤的同情”,惩创可以理解为“惩罚和教训”。通过将两个部分分别记忆,然后再联想起整个成语的含义,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了解更多关于同情和惩罚的表达方式。比如,了解成语“同仇敌忾”、“宽以待人”等,以及词语“同情”、“怜悯”、“惩罚”、“教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批评我的时候,既表示了对我的错误的哀矜,又给予了适当的惩罚。2. 初中生:对于同学的过失,我们应该用哀矜惩创的态度去对待,既要同情理解,又要进行适度的惩罚。3. 高中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采取哀矜惩创的方式,既要关心和理解孩子,又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以达到教育和纠正的目的。

拆字解意

哀矜惩创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