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
拼音chòu míng zhāo zhù
含义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典故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近义词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反义词
大名鼎鼎、赫赫有名
英文翻译
of bad reputa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成语举例:(1)汪精卫是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2)臭名昭著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罪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名声很坏的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臭,不能读作“xiù”。
成语辨形:昭,不能写作“召”。
成语辨析:见“臭名远扬”。
成语谜面:屎壳郎扛大旗
详细解释
- 臭名昭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坏名声极其严重,且已经广为人知。这个成语强调了坏名声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表示这个人或事物的恶劣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改变。
使用场景
- 臭名昭著常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恶劣、言行不当或犯下严重罪行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犯罪分子、腐败官员、道德败坏的人等等。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声名狼藉的事物,比如一些劣质产品、糟糕的服务等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魏书·王弘传》。当时,王弘是北魏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他贪污受贿、残害百姓,名声极坏。后来,王弘被废黜,被人们唾弃和憎恶。因此,人们将他的坏名声称为“臭名”,并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他的恶劣形象。
成语结构
- 臭名昭著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这个腐败官员的贪污行为臭名昭著,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 这家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臭名昭著,销量一落千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将“臭名昭著”拆分为“臭名”和“昭著”,臭名表示坏名声,昭著表示广为人知。可以将其与一个坏名声广为人知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比如一个腐败官员或一个声名狼藉的公司,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名声狼藉”、“声名鹊起”等,以扩展对中国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欺负同学的坏孩子在学校里臭名昭著,大家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这位作弊的学生被老师发现后,他的臭名昭著,同学们都对他失望不已。3. 高中生:这位考试作弊的学生在校内臭名昭著,他的人品问题也影响到了他的未来发展。4. 大学生:这家公司因为丑闻而臭名昭著,很多人都不再信任他们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