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子弟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含义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出处唐·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典故出处
唐·颜师古《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近义词
纨绔子弟、膏粱纨绔
英文翻译
a spendthrift <good-for-nothing sons of the idle ric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成语举例:与锦衣玉食的膏粱子弟结交,很容易染上游手好闲的习气。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粱,不能写作“梁”。
详细解释
- 膏粱子弟原指贵族子弟,后来泛指家境富裕、生活优越、不劳而获的人。这个成语形容这些人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劳动,因此缺乏吃苦耐劳的能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生活在富裕环境中,不懂得劳动和吃苦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时期的一个官员,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官僚,生活富足,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劳动,因此没有做事的能力。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养尊处优、不劳而获的人。
成语结构
- 膏粱子弟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膏、粱和子弟。
例句
- 1. 这个年轻人是个纨绔子弟,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没有吃过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2. 他是个膏粱子弟,一直以来都是靠家里的财力过日子,没有自己的事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膏粱子弟中的“膏”可以联想到富裕的家庭,而“粱”可以联想到精细的生活,最后“子弟”可以联想到子孙后代。延伸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和贵族子弟的生活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同学是个膏粱子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官员。2. 初中生:那个富二代真是个膏粱子弟,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什么实际的事情。3. 高中生:他是个膏粱子弟,一直以来都是靠家里的财力过日子,没有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