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拼音guān mén yǎng hǔ,hǔ dà shāng rén
含义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典故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近义词
养虎为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成语举例: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关门养虎,指的是将一只凶猛的老虎关在门后,不加限制地供养它。虎大伤人,表示老虎长大后会伤害人类。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于危险或有害的事物不加防范或限制,最终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警示人们不要对危险的事物掉以轻心,不要对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可以用于警示人们在家庭、工作、学习等方面,不要忽视潜在的危险因素。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齐宣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重则不威,不威则不信,不信则民弗从。吾未试能重乎?’孔子对曰:‘重矣。’‘何以重?’‘宣公问:‘寡人有猛虎,不可以养乎?’‘可以,其犹人之养犬也。’‘寡人将以之与戎人战。’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也,五帝所以明道也;大人也,君所以顺天也;圣人之言也,所以治国家也。’宣公曰:‘寡人之所畏者,恶乎在民?’孔子曰:‘在于不得大人之道也。’宣公曰:‘寡人将试之。’孔子曰:‘寡人之养虎也,有时而已矣。’”
成语结构
-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是一个由六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关门养虎”是前半句,表示对有害事物的放任;“虎大伤人”是后半句,表示最终带来的严重后果。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关门养虎,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2. 如果我们不加以限制,对这种有害物质的使用,就是关门养虎,最终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记忆技巧
- 1. 将“关门养虎”和“虎大伤人”分别记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然后联想关门养虎的场景,想象一只凶猛的老虎被关在门后,不受限制地养育。2. 可以用图像联想法,想象一扇大门后面关着一只巨大的老虎,而门外的人们不加限制地供养它,结果老虎长大后伤害了人们。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危险、风险相关的成语,如“自食其果”、“玩火自焚”等。这些成语都包含着对于人们对待危险和风险的警示和教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关门养虎,结果被咬了一口。2. 中学生:有些学生在网上不加防范地与陌生人交流,关门养虎,可能会遭到诈骗。3. 大学生及以上: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产品质量问题,关门养虎,最终导致声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