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之志
拼音sōng bǎi zhī zhì
含义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典故出处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宗世林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总不想与他交往。曹操深为恼火,直到担任司空总揽朝政事务时,来问宗世林能否交往了吗?宗世林回答说:“松柏之志犹存。”后来曹操掌握政权后,以宗世林位不配德而治罪。
详细解释
- 松柏是常绿树木,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松柏之志比喻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志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对人品、意志力和坚持精神的赞美。适用于各种正能量的场合,如教育、工作、竞赛等。
故事起源
- 成语“松柏之志”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故事中,晋国有一位名叫郑子罕的贤士,他被困在齐国的监狱中,但他仍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他对守卫监狱的齐国人说:“我有松柏之志,虽然身体被困,但精神永远是自由的。”这个故事表达了郑子罕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志向,成为了“松柏之志”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松柏之志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名词和一个动词构成。
例句
- 1. 他的松柏之志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领导者。2. 面对挑战,我们要有松柏之志,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松柏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像一颗松柏树一样坚定不移地站立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坚定意志和志向的成语和故事,如“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松柏一样坚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困难,我要有松柏之志,不放弃,努力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我将坚持我的松柏之志,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追求梦想的路上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我有松柏之志,会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