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脂抹粉
拼音tú zhī mǒ fěn
含义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柑》:“其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典故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柑》:“其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近义词
乔装打扮、文过饰非
反义词
本来面目、真相大白
英文翻译
apply powder and paint <prettify; trick out; trick u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成语举例: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鲁迅《野草 一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脂,不能读作“zhǐ”。
成语辨形:涂,不能写作“途”;抹,不能写作“沫”。
成语辨析:涂脂抹粉与“乔装打扮”区别在于:涂脂抹粉偏重在“涂”;“抹”;可以指女子打扮;或美化某事物;“乔装打扮”偏重在“乔装”;仅指改变行装;掩盖本来面目。
成语谜面:上妆
歇后语:登台前的演员
详细解释
- 涂脂抹粉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女子打扮得过于妖艳或过于浓妆艳抹的样子。它通常带有一种贬义,暗指女子过于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修养。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女子过分追求美丽,或者在特定场合过于浓妆艳抹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过于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涂脂抹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在古代,女子为了追求美丽而使用脂粉来装饰自己。然而,有些女子过于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因此涂脂抹粉就成了形容这种情况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涂脂抹粉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涂脂”、“抹粉”。其中,“涂脂”指的是女子在脸上涂抹脂粉,“抹粉”指的是女子在脸上抹上脂粉。整个成语是由这两个动作组成的。
例句
- 1. 她涂脂抹粉,整个人看起来像个妖精。2. 他对外表过于注重,总是涂脂抹粉,却忽视了内在的修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涂脂抹粉”这个成语与女子打扮的过程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女子在镜子前涂脂抹粉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美容打扮相关的成语,如“脂粉气”,“粉白黛”,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她涂脂抹粉,化成了一个漂亮的公主。中学生:她过分注重外表,总是涂脂抹粉,却不注重内在的修养。大学生:现在的社会,很多人过于涂脂抹粉,忽视了内在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