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察言观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yánguānxíng

察言观行

拼音chá yán guān xíng

含义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典故出处

  •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近义词

  • 观言听行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成语举例:始既察言观行,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幸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旧唐书·薛登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观察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察言观行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谈和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品德和行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观察来获得真实的了解,而不仅仅是听信别人的说法。它是鼓励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时要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使用场景

  • 察言观行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评价他人的品德和行为时。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评价一个人的诚实度、诚信度、忠诚度等方面。它也可以用于工作场合,例如在招聘过程中观察应聘者的言行来判断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品质。

故事起源

  • 察言观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说的一句话。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非常善于观察人的言谈和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品德和行为。孔子对他的观察力非常赞赏,因此子贡的这句话被后人成为了“察言观行”。

成语结构

  • 察言观行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察言”表示观察别人的言谈,“观行”表示观察别人的行为。

例句

  • 1. 他通过对同事的言行进行察言观行,判断出他们的真实动机。2. 在招聘过程中,公司会通过察言观行来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品质。3. 作为一个律师,她非常擅长通过察言观行来判断证人的真实性。

记忆技巧

  • 要记住察言观行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成两个部分:察言和观行。察言可以理解为观察别人的言谈,而观行可以理解为观察别人的行为。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察言观行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判断相关的成语,例如“见微知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察言观行,发现同桌说谎了。2. 初中生:老师通过察言观行,发现了同学们的不良行为。3. 高中生:在招聘过程中,公司通过察言观行来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品质。4. 大学生:我通过察言观行,发现他并不是真心对待我。5. 成年人:作为一个律师,她通过察言观行来判断证人的真实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法律建议。

拆字解意

察言观行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