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
拼音huà dì wéi láo
含义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典故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近义词
作茧自缚、画地为狱
反义词
任其驰骋、豪放不羁
英文翻译
draw a circle on the ground to serve as a pris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成语举例: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森片门户,一张红纸的封条,法令所在,也同画地为牢,再没人敢任意行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辨形:画,不能写作“化”。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李陵战败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十分生气。司马迁则认为李陵曾经杀得匈奴人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汉武帝对司马迁施行“腐刑”。司马迁虽然画地为牢,身陷囹圄,但他艰苦顽强地完成《史记》这部巨著。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画出的地界当作牢狱”,比喻用划定的界限来限制自己或他人的自由行动。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自己划定了自己的范围,将自己困住,无法超越。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保守,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或超越自己设定的限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刻意限制他人的行动自由。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田忌的赛马高手,他的马和对手的马实力相当。为了赢得比赛,田忌采取了一种策略,他为自己的马分配了不同的跑步阶段,让自己的最好马在最后一段冲刺,从而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中的“画地为牢”就是指田忌通过划定不同的跑步阶段来限制自己和对手的马的活动范围,从而取得了胜利。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画”、“地”、“为”和“牢”。
例句
- 1. 他总是画地为牢,不敢尝试新的事物。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过于保守,总是画地为牢,不愿意创新。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画出的线条将自己困在一个牢房里,无法自由行动,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例如“画饼充饥”、“画蛇添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画地为牢,我要勇敢尝试新的运动。2. 初中生:她总是画地为牢,不敢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追求稳定而画地为牢,但我希望能冒一些风险,追求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