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当车
拼音táng bì dāng chē
含义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典故出处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近义词
自不量力、泰山压卵
反义词
量力而行
英文翻译
resulting in failur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举例: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ɡ”或“dǎnɡ”。
成语辨形:螳,不能写作“堂”。
成语辨析:螳臂当车和“蚍蜉撼树”;都有“想用极小的力量阻挡或动摇巨大的事物”的意思。但螳臂当车的“当”比喻对潮流、运动、历史、车轮等的阻挡、阻拦和阻挠;着重指自取灭亡;而“蚍蜉撼树”的“撼”;比喻对集团、国家、政权等的颠覆、推翻、动摇;着重指不自量力。
成语谜面:最勇敢的行为
成语故事
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hé),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其太子蒯瞆(kuǎi guì)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有凶德的人,到卫国后,就先去拜访卫国贤者蘧(qú)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有好处,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并进一步说道:“汝不知夫螳蜋(同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
详细解释
- 螳臂,指螳螂的前肢;当车,指阻挡车辆。螳螂虽然有勇气,但是它的力量太小,用前肢去阻挡车辆是徒劳无益的。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些人不顾自身实力的弱小,却自以为能够阻挡或抵抗强大的对手,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自负、自不量力的人,或者用来警示人们要量力而行,不要不自量力。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螳螂,它看到一辆车驶来,认为自己勇敢无敌,便伸出前肢,准备阻挡车辆。结果,车轮一过,螳螂的前肢被碾压得粉碎。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自负,要懂得量力而行。
成语结构
- 螳臂当车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螳臂”和“当车”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太自负了,居然螳臂当车,结果被对手轻易击败了。2. 这个小队伍企图与强敌作战,简直是螳臂当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螳臂当车”与螳螂和车辆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螳螂用前肢阻挡车辆的画面,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以卵击石”等,来拓宽对于力量悬殊情况下的应对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怕别人,就像螳臂当车一样勇敢。2. 初中生:他对那个恶霸说:“你以为我会怕你?螳臂当车!”3. 高中生: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不顾一切地螳臂当车,最终以失败告终。